第685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做完才是一怔,什么时候,类似的事情做起来,都是天经地义了呢?

  余慈终究没有在迷惑中停驻太久,很快就要离开,他还要去解决一些事情。

  本体在假山小亭上站着,神意已经穿入心内虚空,凝成一个虚影,便在他现身的刹那间,心内虚空灵如转丸,平等天、星辰天、人间界、万魔池都是在他眼前翻滚化现,由他“挑选”进入何处。

  证严和尚在哪里?

  一念既生,浑茫虚空便锁定了位置,余慈一步跨出,就到了目标所在。

  在与环带湖环境非常相似的湖畔,证严结跏趺坐,静静观水。他一道残魂,摆出如此端正的姿势,依旧有凝实之意,非是故意作态。显然,在心内虚空多日,残魂倒是渐有滋养,而最重要的是,此人心志端凝,难以撼动,形之于外,方能成此势。

  余慈倒也不急着和他说话,刚刚跨空而至,让他略有所悟。

  当自辟虚空的神通与心内虚空彻底交融,这片天地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也有远近、高下的空间规则,甚至也概略成形的天地法则体系。

  任何生灵进入其中,都要受到法则的压制。

  余慈是唯一的例外,由于他对心内虚空的彻底掌控,使得所有的法则都以他为中心而存在。且这片虚空,余慈是“看”它从虚地缥缈的心象集合,接引外气,投影天地,再化合如一的,习惯了它介于真实和虚无之间的情况,也习惯了以神意穿行其间,以虚对虚,对于法则的限制,就没那么在意。

  可几日前刚刚站在真实之域,来了一场大战,更显化“万古云霄”,让他对“我”的意志与天地法则的关系,非常敏感,自然而然就关注着“我”对法则的影响。

  所以,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定点切入的方式无关乎他对于心内虚空的“特殊性”,而是一种境界的体现。

  也就是说,就算他与心内虚空全无关系,之前那一幕,他照样可以重现。

  只要他对相应天地法则体系的认知到了那种程度,对天地法则体系的影响也符合要求,更重要的,能够达到这种“超然物外”的层次,在不特意扭曲法则的前提下,整片虚空,就像是在他手中转动的铁丸,可随意标注任何一位置,念动人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