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装作一脸不耐烦地把手机搁回桌上。

  事后,她想想,也有些后怕,万一要是谁那个时候一个电话打进来,她可就穿帮了。

  “谁呀这是?”她妈忍不住问。

  “哦,手榴弹问我在哪儿能买到专门给孕妇穿的内衣。真是!跟她都说仨回了,不长记性!”她

  还是一脸的装模作样。

  “哎哟,怀孕都是这样,健忘!你以后就知道了。我当年怀你的时候……”

  敬告诸位读友

  前段时间,我妈给我打了个电话:“女儿啊,你不会哪天写得好好的忽然没灵感了吧?”

  我一听就急了:“妈,看你这张乌鸦嘴!”

  结果被她说中了。

  我正式宣布,我卡壳了。周六坐在电脑面前坐了一天,无果;周日就强迫自己和好友出去看电影,看的是《american hustle》。然而,整个观影过程中我都在想着我创造的故事,没心情欣赏别人创造的故事。因此,请大家给我四周的时间,让我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同时充充电,恢复一下对中文和写作的感觉。

  有读友之前说过,我这小说越写越好,我理解为遣词造句越来越成熟。本来想等到都写完了再做解释,现在既然卡壳了,就此解释吧。

  我这小说构思于三四年前,灵感来源于我老妈的“死党”,也就是鸿渐妈原型那位阿姨的一个玩笑。小说的前半部分,直至四表婶住院,都是我在2010年秋天写的,当时我23周岁。写到四表婶住院的时候,我拿到签证出国了,之后的两三年,我一直忙于学习忙于社交忙于工作,以融入西方文化为借口,燃烧一下我最后的青春岁月。

  直至去年□□月间,我去魁北克旅行了一趟回来,我爸对我写过的几篇关于国外学习生活工作的小文章给予了一些正面评价,重新燃烧起了我对写作的热情,他就把我当年写过的那些小说(存在我家的台式机里,出国前我没带出来)都通过邮件发给我,其中就有我当年没写完的这部《部队大院的八零后》。

  (我们家有重文轻理的“优良传统”,我爸和我舅年轻的时候都是文学青年,都做过当作家的美梦。后来一个去教书了,另一个搞法律去了。可能是受他俩的影响,我十六岁开始就迷恋写小说,在《大院》之前,完成过两部十万字以上的长篇,还有好几部写了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小说。为写小说,把学习都耽误了,高二某天的一节数学课,叛逆的我看着窗外自由飞翔的小鸟,呼啦一下站起身,离开了教室,之后的一年多都没有再回去过。那段日子,我在家里做我的“全职小说家”,当然,也没写出啥拿得出手的东西,倒是读了不少书,《红楼梦》,张爱玲,王小波,老舍,《包法利夫人》,《荆棘鸟》,毛姆,刘震云,石钟山,鲁迅……都是那个时候读的,有的是两遍三遍四遍地读。那算是我人生中众多“叛逆”“另类”的历史之一。我爸拒看我写的作品,估计没几个家长愿意看着家里有个成天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不乐意读书的孩子。我当时最好的朋友,小说中手榴弹的原型,给我写信,回家还跟她妈哭鼻子,就为了我这文青加愤青的好朋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