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宝如猝然看向,眼里都是吃惊,安阳大长公主想必前世也是和如今一样风流度日,然而唯有一处不同,便是她的情郎卫三郎,娶的人不同了。

  许宁沉声道:“我也想到此节了……官家一再追问细节,却是对此事颇为恼火,倒是要查明此案,只是此事不好对外宣扬,此案他未交给三司,却紧急调了裴瑄进宫,让他协助永安长公主密查此案。如今已下了旨让裴瑄调任公主府侍卫长。”

  宝如吃了一惊道:“让永安长公主暗访密查此案?”

  许宁道:“永安长公主少有慧名,曾替太后断过几桩宫内悬案,太后地位尊贵不便出宫,祝皇后又已有孕在身,此事事涉皇家名声,又有奸事,只能让永安长公主主查,调裴瑄协助永安长公主,一是裴瑄武艺高强,精于探查,又于市井中熟悉,再者,也方便与我随时交换所查的情报,此事,官家也命我多多留意,事虽小,却与前世不同,若是事情发展不同,那我所预知的东西,就不一定准确了,官家显然也怕有什么干系。”

  宝如心下也明白,如今官家步步筹谋至今,自然怕一朝生变,只是,她微微有些生寒道:“会与宋晓菡有关么?”

  许宁沉默了一会儿道:“此事官家已派人暗访,那日卫三郎与三奶奶,都在家中服侍弘庆大长公主,有弘庆大长公主亲口说的,只是到底如何,还要细查,此事又不能明着查,否则真相实在太骇人听闻。”

  一个美貌的皇室公主,与外甥通|奸*、堕胎却被人下药谋害而死,这事的确若是泄漏,皇室名声简直一落千丈,又不知要被民间编出多少香艳故事来。按宝如和许宁这十数年重生的经历来看,他们没有干涉过的事,基本都能按着原来的运势而走,而因为他们的影响改动过的事情,哪怕极小,也有可能一环接着一环,甚而完全改动一个人的人生。

  而这一切,若是因宋晓菡而起,一切的一切,都紧紧源于宝如在端午画舫上,一个无心的仗义相助。

  只是,宋晓菡一介女子,手无缚鸡之力,那日看起来又已十分不介意卫三郎的风流,只是一心让自己开心,她虽然是侯府嫡女,却未必有那样的手段,去暗算皇室公主。

  所以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这一夜两夫妻都辗转颇久未能睡着,许宁只是宽慰她道:“一切也不过只是猜测,或许只是其中又有了什么变化,宋晓菡此人色厉内荏,面上精明,其实内里没那个杀人的胆子和精明,只看前世她也只是与你动些宅门里的小手段,不曾真正做过甚么害人的事——再则从情理上说,宋晓菡待卫三郎,也不过是一般人的夫妻情分,并不是那种痴心妇人,为了情爱什么都可以不要的人,而宋晓菡的正妻地位,安阳公主是丝毫威胁不到的,她断没有那个理由去杀害安阳长公主,我听说卫三郎婚前的那个庶子,如今也都还好好的在庄子上活着,可见她着实不是那种心狠手辣之人,不过是个寻常后宅妇人罢了。”

  宝如将头埋入枕内,过了一会儿才闷闷道:“感觉许多事情,活了两世,都没看明白。”

  许宁叹了口气道:“我有时候也有此感想,如今皇后有孕,侯行玉的伯父手里也颇有了些权力,转过年应该就会出宫掌兵,任经略使,我却有些拿不准,是否要从中插上一手,有了侯行玉救荪哥儿这一出,他如今待我倒是颇亲近,这人到底能不能用,我着实有些拿不准。”

  宝如闭上眼睛许久才道:“许二,我们若是撇开前一世的那些东西,只从这一世来判断,会不会反而看得更清楚一些?”

  许宁转头看宝如,宝如睁开了眼睛,一双眼睛清润得如同被霜雪洗过,身上只穿着一身素绢中衣,面白似玉,表情沉静,她定定与许宁对视,才道:“我这些天看着侯行玉,他性格软弱却善良,为人羞涩,目正神清,应当不像长大后反而会无端欺压敲诈之人……再说皇后和安贵妃,前世安贵妃早逝,对官家来说是一段遗憾,这一世她活下来了,却不见得还能在官家心里能有前世那般的地位……若是凡事都有因果,那么我们上一世的因果在哪里,他们的因果,又在哪里?我们这一世的果,是上一世种下来的因么?还是上一世的因早就得了果,这一世却善因才结了善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