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会儿倒还能欣赏得动了……果然是占了命题熟悉的便宜啊。

  陆辞美滋滋地舒展了一下上身,根本不忙着继续下笔,而是先征得巡铺官的同意后,就倒了一杯存放在孔明壶里的解暑汤喝。

  巡铺官听完他的要求,脸上起初是一片空白,以为自己幻听了。

  这么多年来,他处理惯了考生的诸多事况,可这么个悠闲又从容,把考场当自家一样的,却还真是头回见。

  凉丝丝,甜滋滋的汤水一下肚,又活动开了僵硬的十指和发酸的肩臂,陆辞才在巡铺官一脸难言的复杂注视下,心情颇好地琢磨起了最后的论该如何写。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借用自《岳阳楼记》的那几句我就不再列了,你们都懂的。

  1.具体哪天考哪场,我并没有查阅到相关的参考资料。

  只是从开封府天禧二年的封弥顺序来猜测的“望依南省例誊录进士试卷,及前一日先进诗赋论题目,御笔点定”《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五之二《发解》

  如果有对此更为了解的亲,欢迎指正,我真挺好奇的……(电视剧就算了)

  2.《求遗书于天下诗》,《尧舜性仁赋》和《易简得天下之理论题》的出处正如文中所列,这也是嘉佑四年的殿试考题。

  3.省题诗=格诗。之前好像有提过。这章一度混用,我就再强调一次好了w

  4.文中的诗句借用自嘉佑四年及第进士杨杰的《御试求遗书于天下诗》

  5.律赋和策论命题正如文中所说那般,天马行空毫无规律可言,是由考试官所拟定的。虽然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张知白开始提出要限制诗赋命题的范围,范仲淹在庆历四年(没错就是写岳阳楼记那年)也提过要限制在九经、诸子和史内出题,但直到元祐八年5月27日宋哲宗采纳苏轼的意见,才真正进行限制。

  6.‘涂’=涂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