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一路上走来,他的确付出了不少代价,低头看去,荆棘之上,竟已是白骨累累,谁说帝王好做?

  但那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他也做好了继续牺牲的心理准备,时至今日,赵无恤的心已经冰冷如铁,难少再有破绽了。

  “我自然明白。”面对老子善意的提醒,他傲然应道。

  老子盯着赵无恤的眼睛看了许久,知道他春秋正盛,有些东西无法理解得如他一般透彻,所以并不以为然。老子便摇了摇头,叹息道:“君侯,你还是不甚明白,那代价有多重……”

  说罢,也不多言,告辞后转身离去,一首似是劝诫世人的歌,从他乘坐的马车上缓缓传出:“名与身孰亲兮?身与货孰多兮?得与亡孰病兮?吾知甚爱必有大费,多藏则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果然是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经常能见其首,而不知其尾……其人,如龙。”赵无恤望着老子远去的背影,也如此评价道,随即让人告知在王宫里的赵军,停止搬运冀州鼎,将其复于原位。

  “九鼎分而不祥,待寡人扫平天下,再将九鼎一起移回邺城便是!”

  他自己先返回邺城,却又命令赵葭的三万大军前往虎牢关、轘辕关驻守。

  一月底,就在赵无恤刚刚回到邺城的时,被他派遣去吴国的使者楚隆也回来了……

  黄池之会,唯独楚国自持大国,不服赵无恤,没有派遣使者前来祝贺,本着未来大敌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在屈敖的斡旋下,赵国和吴国这对冤家又暗暗结盟,这几年吴国能在楚越夹攻下幸存,赵国在淮北的牵制和时不时的钱粮援助是重要因素。

  也多亏了夫差拖着楚国的精力,赵无恤才能有条不紊地实施逐鹿中原的计划。

  “吴国形势如何?”赵侯问道。

  楚隆在岸上下拜顿首,又登船在赵无恤耳边说道:“君侯,臣离开时,吴城已被越军包围,只怕是撑不过这个月了……”

  “夫差可还好?”赵无恤对自己的老对手很是关心。

  楚隆有点不敢说,在赵无恤一再追问下,才道:“夫差也是自知无力回天,臣代替君上问候他时,他面如死灰,形容枯槁,说,‘寡人无德,不能兴邦,但赵侯大可不必假惺惺地为寡人忧虑,想要笑话,就笑话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