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没时间写书,几百页的专著比几百页的论文都难写,尤其是《基因组学》这样的开创性工作,积累十年写五年是很正常的,此类专著也不是特别追求时效性,往往是有了大量的前人的研究工作以后,才集合成书。

  不过,正是因为困难才显的珍贵。

  学术界是不谈奇迹的——任何非凡的工作都称得上是奇迹,而拥有世界上最多非凡之人的领域里,做出了非凡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但学者们尊重非凡之人,尊重克服了重重困难,而终获成功的学者。

  非凡的工作是科学的基石,而科学之诞生,就是为了克服困难的。

  杨锐对《基因组学》的认识,也随着专著的撰写,而逐渐加深。

  他写作的速度越来越慢,而对原版的基因组学的改动却越来越多。

  他无意挑战尚未证实的理论和猜想,但他却尽量减少书籍中的疏漏和错误,另一方面,杨锐也毫不避让艰深的学术假说,其中一些,甚至是30年后都未曾解决的。

  整本书的撰写过程,对杨锐本人亦是一次升华。

  很少有人能得到杨锐这样的锻炼机会。

  但是,当不计成本的资源堆砌起来的时候,当一个人拥有当时世界的一流实验室,当一个人始终参与当时世界的顶尖研究,当一个人随时跟踪当时世界的前沿发展的时候,他的能力的增长,也是异乎寻常的。

  可以说,换一个人得到1984年杨锐拥有的一切条件,他就有可能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

  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得到杨锐目前拥有的一切条件。

  杨锐拥有了目前的条件,并没有浪费机会,而这本《基因组学》的撰写,更是提高并稳固了他本身的能力。

  杨锐也察觉到了自己的上升,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名学生,经过长期的枯燥学习,突然察觉到了自己成绩的提高,又或者一名职员,经过长期的枯燥工作,突然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增长一样,很敏感,很私人,但很令人兴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