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帝国军乐成为历史名词,民间音乐继续发展,西方音乐借助西化改革风靡全国。土耳其苏非派的赞念配乐是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苏非派将高声或低音赞念真主和先知作为启迪信徒心智的途径。为了使赞念仪式更为丰富多彩,继而实现信徒与真主融为一体,他们把吟诵诗词、跳旋转舞和乐器伴奏引入宗教仪式,其中乐器主要包括长笛、铜鼓、架子鼓、小提琴和萨兹。萨兹是一种长颈弹拨类弦乐器,其共鸣体呈半梨形,上部扯上六根弦,若用三根弦弹奏可发出高音,若用两根弦弹奏可发出低音,若用一根弦弹奏可发出中音。可惜的是,在19世纪之前,民间音乐一直没有乐谱,完全仰赖口头传唱,既不够准确又容易失传。亚美尼亚音乐家哈姆帕尔泰姆·利毛尼克延(1768—1839年)首次将乐谱引进奥斯曼帝国,使帝国的民间音乐特别是宗教伴奏得以借助乐谱流传下来。西方音乐在共和国时期发展最为迅速。1928年,凯末尔总统邀请奥地利一位作曲家来到伊斯坦布尔音乐学院任教。1934年,安卡拉设立一所现代音乐学院,由兴德米斯和普勒托里乌斯指导,主要学习欧洲音乐。因此,20世纪土耳其的知名音乐家均致力于研究和教授西方音乐,例如作曲家乌尔维·凯末尔·埃尔金与阿德南·赛伊根。土耳其人热爱多种音乐。目前每年4月27日—5月20日在安卡拉举办安卡拉国际音乐节,6月6日—7月2日在伊斯坦布尔举办伊斯坦布尔国际音乐节,8月14日在安卡拉举办比尔坎特国际安纳托利亚音乐节。

  1917年奥斯曼帝国迎宾军乐队

  土耳其人喜爱并擅长舞蹈,而且凡舞蹈必有伴奏。目前土耳其民间舞蹈主要包括哈拉伊舞、巴尔舞、霍隆舞和泽伊贝克舞。哈拉伊舞源自安纳托利亚高原中东部,由手鼓、牧笛和芦笛进行伴奏,常在结婚典礼上进行表演,领舞者持手帕指挥排在其后的其他舞者,是久负盛名的集体舞。巴尔舞源自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部的埃尔祖鲁姆省以及巴伊布尔特省,由唢呐和竖笛进行伴奏,属男女混合的一种户外舞蹈,男女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肩并肩手拉手,动作由慢到快,甚至出现跳跃和蹲伏等剧烈动作。霍隆舞源自黑海沿岸,由木质三弦琴、风笛和小唢呐等乐器伴奏,舞者多为男性,手法和步法变化多端,身体有时跳跃,有时蹲伏,有时摇摆。泽伊贝克舞发源于安纳托利亚高原西部,由手鼓和唢呐伴奏,多为单人舞或双人舞,有时也是集体舞,节奏或快或慢,舞者往往拿着短剑或长刀,能够表现土耳其人的尚武精神。

  土耳其巴勒克埃西尔的泽伊贝克舞

  土耳其电影诞生在整整一个世纪以前,早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1914—1948年可谓土耳其电影的起步阶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国一方对协约国作战。奥斯曼帝国军方为了动员民众投入大战,开始拍摄纪录片鼓舞民气。从1914年到1923年,土耳其共出现6部影片,都与军事相关,均为军方拍摄,其中第一部影片为敌视俄国的纪录片《阿雅斯泰法诺斯俄国纪念碑的坍塌》。

  从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到1938年凯末尔逝世,土耳其共和国的电影艺术通常表现为戏剧演出的一种变形。戏剧原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通过台词、表情、歌声、器乐、舞蹈和木偶等方式实现叙事的舞台艺术,分为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和木偶戏等基本类型,又称舞台艺术即戏剧表演;二是指为舞台艺术即戏剧表演所写作的脚本即戏剧剧本。这里所谈的戏剧特指戏剧表演。一般认为,皮影戏是奥斯曼帝国戏剧的早期形式。“剧中角色是用傀儡表演的,或是由投影在一方布幕上的影子来扮演,再由傀儡师傅口述台词。剧情通常是喜乐,有时候是诙谐的,但往往都含沙射影,有着尖锐的社会批评甚至于政治批评”。[18]但皮影戏毕竟缺乏正规剧本。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大批犹太难民从伊比利亚半岛逃到奥斯曼帝国境内,随之而来的是拥有剧本的严格意义的戏剧演出。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世界出现的现代戏剧传入奥斯曼帝国,成为达官贵人津津乐道、消磨时光、附庸风雅的重要媒介。可以想见,土耳其电影在戏剧演出的夹缝中成长起来,到共和国成立之后,伊斯坦布尔的许多戏剧演员都曾兼任电影演员,比如生于伊斯坦布尔的穆赫辛·厄图格鲁通(Muhsin Ertuğrul,1892—1979年),曾经作为剧院导演和演员曾参与29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其中就有1931年拍摄成功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在伊斯坦布尔的街道上》(İstanbul sokaklar ında)。但是这一时期土耳其共和国电影带有浓厚的戏剧色彩,对白冗长,行止僵硬。到1938年年底,电影制片厂寥寥无几,没有洗印厂,正式放映电影的剧院不足130家。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8年共和国政府降低电影业的娱乐税,土耳其电影乏善可陈。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共和国虽未直接参战,却与德国交往甚密,与宿敌苏联关系紧张,国内的娱乐需求受到压抑。另一方面,共和国政府历来既不支持电影业发展,也不禁止这种大众娱乐方式,不过从1939年起建立异常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1939年8月8日政府出台电影及其剧本的检查法令,规定电影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以及凯末尔主义。内外环境约束了电影业的发展。因此,从1917年到1948年,土耳其仅放映了76部电影,年均只有2.4部,其中品位不高、情节单调的埃及电影居然占据土耳其电影的半壁江山。这一局面到1948年才发生改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