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伊拉克略时代最重要的史料和惟一一部涉及其继承者时期的希腊语史料,是塞奥发尼斯(Theophanes)和大教长尼基弗鲁斯(Nicephorus)撰写的两部编年史。修道士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3]写于810~814年间,是大教长顾问乔治(George the Syncellus)未完成的世界编年史的续篇。该书从乔治终止的地方即戴克里先开始写起,写到利奥五世(Leo V)即位时为止,也就是从284年写到813年。塞奥发尼斯缺乏学术深度、历史洞察力和客观的方法,但是其作品以更早时代的史料为依据,因此具有极大的价值,特别是对7~8世纪的历史极为重要。其作品最突出的特征是精心按照年代顺序写作,这为两个黑暗世纪中拜占廷历史的编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描述是按照逐年纪事的方式编排的,每一年的记载都以编年大事年表为开端,表中年代始于上帝创世,并列着基督诞生以后的年代,还有拜占廷皇帝在位的年代。此外,还有波斯人和阿拉伯君主、罗马主教和4任君士坦丁堡大教长的在位年代。塞奥发尼斯不仅给出了年代,按照亚历山大估算法计算出基督诞生于创世以后的5492年,而且提供了罗马税收财产评估年的数字,尽管他在大部分计算上未能精确地指明这类年代。我们应该注意,塞奥发尼斯计算中的一些错误,例如自上帝创造世界后的6102年(即公元后609或610年)到6265年(即公元后772年或773年)这段时间,由于他使用的材料中的划分方法有误,除了其中6207~6218年(即公元后714或715~725或726年)这个短暂阶段,导致他提到或暗指的年代都比真实年代晚一年。另一方面,他的其他计算却十分精确,因此,如果使用他的编年信息计算某些有疑问的年代时,就应该在给定的年代上加上一年[4]。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在拜占廷帝国享有极高的声誉,因为它构成了所有拜占廷后世编纂的基础。9世纪70年代,教廷图书馆馆长阿纳斯塔修斯(Anastasius)将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翻译为拉丁文,使该书在西方变得闻名遐迩。该书的拉丁文本对现代拜占廷学家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因为它依据的史料比现存任何史料都古老。

  尼基弗鲁斯于806年到毁坏圣像运动爆发的815年间担任君士坦丁堡大教长,他完成了许多神学作品和一部简史(),这部简史涉及602~769年间的历史,[5]和塞奥发尼斯的著作一样,其依据的文献也不为人知。尼基弗鲁斯的作品不如塞奥发尼斯的作品写得详尽,但是它也具有几乎同样的史料意义,因为其整体上更加客观。另一方面,尼基弗鲁斯的编年史摘要()价值很低,该书涉及从亚当到作者去世的829年的历史。

  东方作家提供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希腊史料的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作家是亚美尼亚主教塞贝奥斯(Sebeos),他于7世纪60年代(可能是在661年)写了《伊拉克略史》。[6]该书的主要议题是伊拉克略及其伟大的对手侯斯罗埃斯二世,当然它也涉及其他内容,还包括对其以前历史的简要概述,一直写到穆亚维亚(Muawija)于661年升任哈里发。此外,还涉及亚美尼亚基督教教会事务的一些细节。

  埃及主教尼基乌的约翰(John of Nikiu)于7世纪末完成了一部世界编年史,[7]该书极为重要,特别是对伊拉克略统治初期的历史十分重要。不幸的是,该书损毁严重,且只有晚期埃塞俄比亚语文本。还有一些同时代和晚期匿名作家的叙利亚编年史,[8]以及尼西比斯市长埃利亚斯(Elias of Nisibis)的编年史,[9]该书依据更早的记载和叙利亚人米哈伊尔(Michael the Syrian)极有价值的作品。[10]

  关于斯拉夫人入侵巴尔干半岛的历史最有价值的作品是圣迪米特里教堂的《奇迹》。该书各部分以新颖生动的文笔,记述了斯拉夫人对塞萨洛尼基进攻的细节。[11]第一部分是由塞萨洛尼基大主教约翰(John)写于7世纪20年代,第二部分是7世纪80年代由不知名的作家完成的,第三部分是后来添加上去的,没有什么价值。[12]

  第六次基督教大公会议文件,[13]以及忏悔者马克西姆(Maximus the Con-fessor)的作品也是研究这个时期教会历史的必备史料书。[14]

  7世纪的法律文献极为贫乏。但是,我们还是有理由将极有价值的《农业法》()归于这个时期。[15]惟一可以肯定推测的是,它起草于7世纪末或8世纪,一般来说,学者们一致认为它成书的时间最晚不会迟于8世纪上半叶,也许更应该将其年代确定在7世纪末,这种可能性由于该法律提到的名字大概指查士丁尼二世而大大增强了。[16]《罗得海洋法》()也要给予应有的注意,[17]该法是关于航海规定的汇编,但是,我们不太可能确定它的准确年代,只能说它大体属于600~800年。[18]

  第一节 对波斯人和阿瓦尔人的战争:伊拉克略的重建业绩

  当拜占廷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伊拉克略(Heraclius,610~641年在位)控制政府时,帝国已成一片废墟。国家经济和财政消耗殆尽,资源枯竭,陈旧的管理统治机器已经停止运转。建立在雇佣兵招募制度基础上的军队也不能作战,因为帝国既无钱支付军饷,也缺乏任何人力资源,过去还有的一些长期可用的些微资源已耗尽。对帝国生命攸关的中央省区遭到敌人的蹂躏,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正在巴尔干半岛定居下来,波斯人则正在挺进小亚细亚心脏地带。只有进行内部的重建才能挽救帝国的灭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