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利奥四世于780年9月8日英年早逝,从而使其子君士坦丁六世以10岁冲年即位,成为皇帝。皇后伊琳尼成为这个少年皇帝的摄政,她还是他正式的共治皇帝。而后又出现了一次旨在推翻现政权,支持尼基弗鲁斯恺撒的宫廷政变,但是其结果是被皇后伊琳尼迅速镇压下去了。这次宫廷阴谋显然还掺杂了毁坏圣像的因素,帝国的几个高官也卷入其中。她强迫其已故丈夫的兄弟们进入修道院。伊琳尼还掌控了元老院,对他们允诺恢复崇拜圣像,尽管她行事缓慢但谨慎小心。任何对教会政策的突然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毁坏圣像政策已经全力推行了半个世纪,教会和国家的高级职位尚在其支持者手中,而且大部分军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经历上,都忠实于对杰出皇帝君士坦丁五世的回忆,他们也同样忠实于他的事业。

  政府施政的计划首先于784年底透露出来,君士坦丁六世于同年任命保罗(Paul)为大教长,并于同年8月31日劝说其赴任。伊琳尼在马格诺拉皇宫召集“全体民众”,将新大教长的任命付诸民众选择决定。[89]皇后以前的秘书塔拉西乌斯(Tarasius)是一位受过良好神学训练,且有清醒的政治判断力的知识分子,虽然不是教士却被选择来当大教长。塔拉西乌斯加冕为大教长后,开始准备召开基督教主教大会,会议将否定754年宗教会议毁坏圣像的决议,恢复使用圣像派的正统教义。拜占廷政府也开始与罗马和东方各教会进行谈判,后者欢迎出现的这个变化,并派遣代表参加了此次宗教会议。

  786年7月31日,宗教会议在君士坦丁堡圣使徒教堂举行。[90]代表们刚刚开始抵达就发生了一个事件,这表明准备这次宗教会议需极为谨慎小心,这正是伊琳尼和塔拉西乌斯所缺乏的。首都警卫部队中的皇家近卫军士兵牢记君士坦丁五世的命令,他们以刀剑开路强行冲入会场,打破了聚集起来的主教们刚刚才公开表露的欢乐,会议被解散。皇后面对失败仍保持勇气。她将毁坏圣像派部队都调遣到小亚细亚,投入对阿拉伯人的战斗,而来自色雷斯军区的崇拜圣像派部队接管了首都的防御重任。787年5月,会议重新发出邀请,宗教会议在尼西亚再次举行。这样,第七次基督教大公会议,即东方教会承认的最后一次宗教大会就在君士坦丁一世主持召开第一次基督教大公会议的同一个城市里举行。

  9月24日到10月13日期间,大教长塔拉西乌斯极为成功地主持召开了第七次会议,有大约350名主教和大量修道士到会,表明事先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会议首先不得不处理重要的教会政策问题,决定那些曾参与毁坏圣像活动的主教和那些在前三任政府期间几乎没有参与该活动的主教的命运。正如这些主教中的一位所说,他们是“在异端的环境里出生成长,接受教育”的。[91]这次会议深刻地洞察当时形势的实际状况,明智地接受先前那些毁坏圣像者可以重新回到教会中,只要他们在会上声明纠正其异端主张即可。但是,这种宽容态度却不能满足修道院代表的愿望,他们要进行报复。事情首次变得明朗了,拜占廷教会内的分裂将影响拜占廷帝国以后历史的发展。这一分裂出现在所谓的狂热派和政客派之间:一方面,前者主张在宗教上应严格遵守教会法规,坚决反对任何妥协;另一方面,后者是所谓的温和派,从政治动机出发主张服从国家利益,按照政治需求行动,该派并不拒绝做出某些妥协,并准备与那些保持正统信仰的政府合作。在这次尼西亚宗教会议上,温和派占了上风。

  然而,涉及到信仰问题,这次会议的大多数人意见几乎完全一致。《圣经》和教父文献的大量章节被引用,以支持崇拜圣像,关于754年毁坏圣像宗教会议的“决议”以及批驳那次会议的详细论说可能都是出自大教长塔拉西乌斯之手。[92]会议谴责敌视圣像的人是异端,下令销毁所有毁坏圣像派的作品,恢复圣像崇拜。这次会议还遵循了大马士革的约翰的思想,将圣像问题与拯救的信条联系起来,强调指出,崇拜不是对圣像本身,而是对被描绘的神圣的人格,它被小心地区别于对上帝本身的崇拜。10月23日,盛大的闭幕式在君士坦丁堡马格诺拉皇宫举行,会议决议得到确认,所有文件都经过皇后和小皇帝的签署。

  但是,毁坏圣像的势力并未被彻底消除,他们的存在充分地表现在皇后和小皇帝之间的斗争事件中,这也使得这个令人不安的事件被赋予极大的历史价值。尽管君士坦丁六世已经长大成人,但是野心勃勃的皇后却不愿意放弃其权力。年轻的皇帝起而反对这种强加在他头上的摄政权力,因此,逐渐发现他与其母后,以及她的顾问斯陶拉西乌斯(Stauracius)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尖锐。反对伊琳尼崇拜圣像政策的力量自然就聚集在他周围。君士坦丁六世最信任的人物之一是著名的毁坏圣像者米哈伊尔(Michael Lachanodracon)。但精力充沛的皇后能够于790年春季镇压了一次有组织的宫廷阴谋,而后,她更加确信自己实力相当强大,足以取得对她拥有的独一而不可分割之皇权的承认,事实上,她早就拥有了这样的权力。她要求军队宣誓承认她是最高君主,并将其名字排列在共治皇帝君士坦丁六世的名字之前。大部分由欧洲军人组成的首都防御部队毫不犹豫地按照皇后的要求宣誓效忠。但是,伊琳尼却遭到亚美尼亚军区部队的强烈反对,他们不愿意向崇拜圣像的皇后宣誓。反对皇后的运动逐渐兴起,影响了小亚细亚的其他地区。最终,捍卫王朝利益的军队拒绝了野心颇大的皇后的要求,于790年10月宣布合法皇帝君士坦丁六世为惟一的皇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