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君士坦丁七世后来的法令是由其新任“贵族”衔“圣库伯爵”塞奥多利·迪卡普利特(Theodore Decapolites)[180]起草的,涉及保护农兵土地占有。它规定所有用于农兵维持生计提供军需装备的地产不得被转手,它还沿袭惯例明确规定每个骑兵农兵的地产和海军军区(即西比拉奥特、爱琴海和萨莫斯岛诸军区)农兵的地产价值最低不得低于4金镑,而在帝国海军中领取部分军饷的每位农兵的地产价值不得低于2金镑。[181]通过世袭继承的农兵地产分割是被许可的,条件是分割者必须共同履行服役义务。如果农兵地产的价值超过了法令规定的最低限数量,那么只有超过的部分,可以在没有被军区将军征用的情况下转手。已经确定无疑成为农兵地产的土地所有权需经40年才可认定无效。原先规定非法转手的农兵地产必须无条件从购买者手中剥夺,以归还其原主的法令得到更严厉的执行。而且,有权要求获得归还农兵土地的人不仅指该土地的原主,而且将优先权扩大到与土地原主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以及其他亲属序列:与土地原主共同履行服役义务的人,或与土地原主共同服役的人,或与土地原主共同纳税的更贫穷的农兵,最后是与土地原主属于同一个纳税单位村庄的农民,总共有6个次序。

  这个塞奥多利·迪卡普利特,还是君士坦丁七世之子罗曼努斯二世时期颁布的法令的起草人,该法令详细解释了前代立法,再度关注927年大饥荒时尚未完全解决的土地交易问题。该法令的其他部分再度强调,自君士坦丁七世独立统治开始后,转手的农兵土地均必须无任何条件地归还原主。[182]同一皇帝还于962年3月为色雷斯松军区颁布了关于返还已经转手的军役地产的前代法令的解释,规定凡持良好愿望的购地者,都必须无条件将土地归还原主,而心怀歹意的购地者必须受到更严厉的惩罚。[183]

  在外交事务方面,罗曼努斯二世统治后半期如同君士坦丁七世独立统治时期一样,主要忙于对东方的阿拉伯人的战争。而在意大利南部,长期持久的战争一直在持续,没有出现任何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要变化。巴尔干半岛北部边界一直保持和平,没有被打破过,可能在958年发生过一次抵抗马扎尔人入侵色雷斯的战事。这样,拜占廷的军事力量就集中于亚洲和地中海东端区域的斗争。949年,君士坦丁七世政府对克里特岛的海盗匪巢进行了一次清剿,这次剿匪行动在规模和方式上使人联想到利奥六世的那次大规模远征。[184]但是,这次行动的所有军事努力和财政支出又都打了水漂。这次军事远征可悲的失败完全是由于指挥官君士坦丁·龚吉拉斯(Constantine Gongylas)的无能。尽管胜负时有变化,但是约翰·库库拉斯在叙利亚北部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开始的战争却持续地获得了很多胜利,在此,拜占廷人遭遇了其老对手塞费-阿德-达乌拉赫。949年他们夺取了日耳曼尼西亚,多次击败敌人,于952年渡过幼发拉底河。但是随后其命运就改变了,塞费-阿德-达乌拉赫重新夺取日耳曼尼西亚,侵入帝国领土,并于953年俘虏了帝国舰队司令之子君士坦丁·福卡斯(Constantine Phocas)。此后数年,塞费-阿德-达乌拉赫不断地取得胜利,直到957年(即尼基弗鲁斯·福卡斯于954年底取代其父巴尔达斯·福卡斯担任军队总司令以后),拜占廷帝国才重新占据主动。967年6月,叙利亚北部的哈达什投降。958年,帝国将领约翰·基米斯基经过激烈战斗后,夺取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的撒莫萨塔。

  君士坦丁七世统治的明显特点是与外国宫廷保持着极为活跃的外交关系。除了派遣大量使节与好战的阿拉伯国家及其邻国进行谈判外,还与科尔多瓦的倭马亚哈里发阿布-阿尔-拉赫曼三世(Abd-ar-Rahman III)和奥托一世(Otto the Great)交换礼节性使节。然而,更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是隆重接待了罗斯女大公奥尔加(Olga),她还于957年秋季在拜占廷帝国宫廷住了一段时间。这个年轻的罗斯国家的君主在进行这次私人访问前不久皈依了基督教,接受了洗礼,按照拜占廷皇后的名字取名为海伦娜。她的这次访问开启了拜占廷和俄罗斯关系的新时代,使拜占廷教会在罗斯的传教活动得到新的推动。[185]

  第五节 征服时期: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和约翰·基米斯基

  君士坦丁七世于959年11月9日去世,之后,其子罗曼努斯二世继位,他是个英俊而魅力十足的青年,但是轻佻而缺乏意志,他确实继承了其父政治上的无能,但是又没有其父那样的学术天赋。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秉承罗曼努斯·利卡潘努斯的意旨,与普罗旺斯的休(Hugh of Provence)的私生女订婚,只是由于小公主的早逝才使他解除了这一婚约的束缚。只要婚约没有变为正式的婚姻,这对于生于皇室紫色寝宫的皇帝之子来说,原本就是小事一桩。大约在956年,罗曼努斯按照自己的意愿与一个收税官的女儿阿纳斯塔索(Anastaso)结婚,她成为皇后以后取名为塞奥发诺(Theophano)。这个女人极为漂亮,但是放荡不羁,野心勃勃,注定要在拜占廷帝国历史上扮演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186]罗曼努斯二世完全听从她的指使。为了取悦她,皇帝的母亲海伦娜被迫隐退,皇帝的5个姐妹被迫进入修道院。罗曼努斯二世从不操心国家事务,而把军国大政全都放心地交给宦官约瑟夫·布林加斯(Joseph Bringas)。这是个能力超群的人,但是不为民众所欢迎。特别是皇帝完全被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的英雄声望所湮没,其短暂的统治惟一值得注意的是引导出这位天生军事帅才的光辉统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