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认为这个时期的君主应该对开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负责的看法也有失公允。表面看来,启动了这个过程的政策变化,实际上主要是因为这一发展趋势已经失去了控制。但是,它们只不过是强大而不可逆转的社会经济力量发展的典型表现。所以,罗曼努斯三世·阿尔吉鲁斯对上述法令的废除实际上并没有使局势发生任何变化,即便这个事件是来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精心策划的阴谋。皇帝罗曼努斯和皇后邹伊之间的冲突已经有些时日了,因为皇帝罗曼努斯登基后,便对半老徐娘的皇后兴趣大减,不仅冷落她,甚至减少了她的开销。但是,这个已经有一把年纪的女人享受生活的兴致颇高,她第一次尝到现世生活的乐趣,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局促窘困。她的眼睛盯上了一个叫米哈伊尔(Michael)的年轻人,他是来自帕弗拉格尼亚的农民之子,是由其兄“孤儿院长”约翰(John the Orphanotrophus)这个很有势力的宦官带进皇宫女眷宫室的。整个宫廷“政变”实际上完全是由这个约翰一手操控的,这个极为精明强干但全无道德廉耻的人,决心为自己的弟弟赢得他自己因被阉割而无法获得的皇帝宝座。邹伊竟然以她这个老情妇的全部爱情与这个英俊的青年落入情网,事情的结局很快就于1034年4月11日出现了,罗曼努斯三世死于他的浴室。同日晚上,皇后与其年轻的情夫结婚,他登基时被称为米哈伊尔四世(Michael IV,1034~1041年在位)。

  邹伊再次打错了算盘,因为米哈伊尔四世确保其坐稳皇帝宝座后,就对她275失去了兴趣。她的自由受到了限制,因为约翰密切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以防出现任何类似于罗曼努斯三世·阿尔吉鲁斯遭遇过的竞争对手。米哈伊尔四世作为皇帝是个有能力的君主,也是个勇敢的将军,但是却受到阵发性癫痫病的折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病症越发严重。正是那个狡诈的宦官从这次皇帝更迭中获得了大部分的好处,因为整个帝国政府都落入他的掌控之中。[22]他老练地把握着帝国的航船,无情地增加赋税需求,极为残酷地强制征税。[23]作为一个从社会最底层通过个人奋斗爬上来的人,约翰站在旧官僚贵族的立场上,而不特别忠实于某个特定的社会阶层。就此而言,其统治可以说具有反对贵族的倾向。小亚细亚的封建军事贵族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而且这个时期,首都的官僚贵族对政府表示支持。官僚党的典型代表颇塞罗斯以满意的口吻提到,米哈伊尔四世在位期间,政府并未改变政策,没有一个元老被罢免。[24]这两个帕弗拉格尼亚人并没有打算重申马其顿王朝的既定政策。然而,约翰的残酷手段对民众却是一种煎熬,而他本人从没忘记其个人利益,确保其自己家庭的所有人都依靠土地收益为生。

  政府残忍的税收政策引发了巴尔干半岛斯拉夫民众的大起义。瓦西里二世曾明智地允许他们缴纳实物税的政策被废除了,他们此时被迫将实物变换为金钱。另外,当奥赫里德大主教斯拉夫人约翰(John)于1037年去世后,当局任命圣索非亚教堂执事希腊人利奥(Leo)接替其职位。起义突然爆发在最危险的地区。彼得·德尔坚(Peter Deljan)于1040年被拥立为保加利亚沙皇,他可能是前沙皇加布利尔·拉多米尔的儿子和沙木埃尔的孙子。[25]而约翰·弗拉迪斯拉夫的儿子则被推举为共治君主,后者在起义爆发后即刻从君士坦丁堡脱逃,这个人将给起义军带来麻烦。这次起义蔓延到巴尔干半岛大部分斯拉夫人地区,甚至波及希腊北部地区。由于起义领袖缺乏团结,这次起义于1041年被镇压,其失败比其极有威胁的爆发来得还快。但是,它使瓦西里二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政治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彼得·德尔坚起义被镇压后,拜占廷帝国企图强制不顺从的扎拉公国的君主斯蒂芬·沃伊斯拉夫(Stephen Voislav)承认帝国宗主权。扎拉是当时人通常对古代戴克来亚的称呼,自从1035年前后,其君主就拒绝承认拜占廷帝国的宗主权。[26]他最初争取独立的打算不幸流产,但是在经历了失败和关押后,他再度为自由而奋斗,甚至早在巴尔干半岛大起义爆发之前,他就在多次抵抗拜占廷人发动的、反对他的远征战争中取得胜利。1042年,拜占廷帝国再度发动新的大规模讨伐战争,却又遭到彻底失败,[27]因为斯蒂芬·沃伊斯拉夫在自己熟悉的山区乡间本土上可以沉重打击第拉修姆军区将军强大的武装部队,即便他们有附近已经承认了拜占廷帝国宗主权的斯拉夫人的支援。这样,其公国的独立最终得到了保证,他还将其统治权扩大到邻近的特利比尼亚和扎赫鲁尼亚。[28]

  米哈伊尔四世镇压彼得·德尔坚起义后,从巴尔干半岛返回首都,不幸病重。约翰意识到这个皇帝将不久于人世,于是采取了必要的步骤以保证皇帝宝座继续控制在其家族中。皇后邹伊被说服接受约翰兄弟的侄子,另一个米哈伊尔(Michael Calaphates),其名字因其父以前曾从事的手工工匠职业而称为卡拉发特斯。他先是作为预定皇帝继承人被任命为恺撒。但米哈伊尔四世因病痛趋于严重,1041年12月10日,他被迫退位,进入圣阿纳吉利修道院,同日在此去世。

  米哈伊尔五世·卡拉发特斯的统治使帕弗拉格尼亚家族的统治嘎然而止。其短暂的统治充满了错误和意外,本身并无重要性,但是造成其垮台的原因却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大宦官约翰最终沦为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傀儡的牺牲品,米哈伊尔五世对其叔叔扶植其登基的报答是将他流放他乡。没有任何人愿意出手帮助这个万夫所指的宦官。卡拉发特斯受此鼓舞,更加鲁莽地将皇后邹伊关进修道院,这一行动导致了他失去皇位。贵族和教会依靠首都民众忠实于马其顿王朝的情绪,联合起来反对这个专横的篡位者。的确,马其顿王朝时期,民众倾向正统皇家血缘继承原则的情绪极为高涨,以至于人民呼喊拥护邹伊和塞奥多拉。工匠之子胆敢反对生于皇家紫色寝宫的公主,1042年4月20日,他被废黜并被刺瞎。邹伊和塞奥多拉此时联合统治。曾在邹伊强迫下成为蒙头修女的塞奥多拉获得势力强大的党派特别是教会的支持。此时,这两个女性要求按照其意愿进行统治已经不成问题,但是两个皇后的无能和她们之间的相互仇视很快就表明,必须要找一个男人充任政府首脑。塞奥多拉不想成为新娘,而邹伊这个已经年届64岁的老太婆还急于举行其第三次婚礼。1042年6月11日,她选择了卓越的元老君士坦丁·莫诺马库斯(Constantine Mono-machus,1042~1055年在位)为夫君并结婚,次日他便接受了加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