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瓦西里二世的去世标志着拜占廷历史的转折点。紧接着就是一个衰败时期,拜s占廷帝国在外交政策上依赖它在以前年代里获得的特殊地位,而在内政方面纵容所有势力自由表演,酿成分裂。在最近这3代皇帝取得的英雄伟业之后,拜占廷帝国似乎所向披靡,出现了帝国以前从未经历过的相对和平时期。不幸的是,这个喘息的机会并没有维系很久,也不稳固。这个时期成了内部松懈的阶段,以至于由伊拉克略一世开创并一直保持到瓦西里二世统治末期的军区制遭到破坏。瓦西里二世那些无能的继承人未能继续进行反对大封建土地贵族的斗争,军役小土地占有制遭到破坏,这使帝国跨出了致命的一步,从而破坏了帝国的防务和国家的赋税制度。帝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拜占廷帝国当局不仅停止了坚决遏制封建贵族的斗争,而且其本身也沦为这个强大阶级的工具。土地贵族赢得了这场较量,剩下的惟一问题是他们中的哪个部分,是官僚贵族还是军事贵族将控制权力。乍看起来,此后岁月的拜占廷历史好像只是充斥着宫廷阴谋和尔虞我诈,但是实际上这些争权夺利的斗争,是由首都官僚贵族和省区军事贵族对立势力间的对抗决定的。后一种势力更为强大,但是一开始由于受到瓦西里二世的打击而丧失了立足的基础,而君士坦丁堡的官僚贵族取得了控制权。后者的优势地位决定了此后数年的走向。没有止境的宫廷阴谋只是其统治的表面现象,这个时期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首都出现了文化复兴和帝国军事势力的崩溃。

  瓦西里二世的继承人、其弟君士坦丁八世(Constantine VIII,1025~1028年在位)是第一个“败家子”。他被加冕为共治皇帝已经半个世纪,但在其强悍的兄长面前仍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此时则在年迈垂暮之际充任名义上而非实际上的皇帝。他并非完全是个庸才,只是缺少个性和责任感。他把国家大事甩给他人,成天在酒席宴会和大竞技场的娱乐中消磨时光,不经意间便将瓦西里二世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帝国财产挥霍一空。

  最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继承人的确定,因为年迈的皇帝没有儿子。他的3个女儿,老大因患天花成了麻子脸,进了修道院,其他两个小女儿邹伊(Zoe)和塞奥多拉(Theodora)此时早已过了她们的青春年华,作为马其顿王朝最后的成员,命里注定要在以后年月里在拜占廷历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君士坦丁八世直到临终,才在病榻上设法为自己的一个老姑娘、公主选定合适的丈夫,并举行了婚礼,这件事也确实不同寻常。直到咽气之前,他才选定了首都市长罗曼努斯·阿尔吉鲁斯(Romanus Argyrus)。君士坦丁堡市长这个官职早就是个名声显赫的职位,到11世纪,其重要性更为突出。在10世纪的《礼仪书》中,它被说成是“城市之父”。11世纪的作家甚至把它说的更重要,认为市长一职享有帝王之尊,只不过不是由皇家成员担任罢了。[16]罗曼努斯·阿尔吉鲁斯作为该职位的担任者和最显赫的拜占廷大家族成员,实际上是首都官僚贵族的杰出代表。1028年11月12日,他与年愈50的邹伊结婚,君士坦丁八世去世3天后,登基并加冕为皇帝,被称为罗曼努斯三世·阿尔吉鲁斯。[17]他是个典型的贵族,尽管已经年过花甲却依然衣冠楚楚,举止典雅,颇有文化品位。作为君主,他确实无能无德,骨子里就是个颓废派,意志软弱,思想空虚,却偏偏要模仿历史上那些杰出人物,他们的身影无时无刻不浮现在他眼前。他忽而以马库斯·奥雷留斯(Marcus Aurelius)为楷模,发表哲理深刻的演讲;忽而又以查士丁尼大帝为榜样,要进行宏伟的建筑工程;之后,他好像得了图拉真或哈德良的灵感,把自己当成了指挥战争的伟大统帅,直到他在叙利亚遭到惨败才清醒过来。在这次事件中,多亏神勇将军乔治·马尼亚克斯(George Maniaces)挽救了局势,1032年,后者一出战就在夺取埃德萨的战役中以一连串的胜利再度展示了拜占廷军队的雄风。

  罗曼努斯三世·阿尔吉鲁斯暂短的统治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全面废弃瓦西里二世的政策。瓦西里二世曾经要求“权贵者”负责完成荒芜农田的额外赋税,而罗曼努斯三世却屈从富有大地主的压力,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18]附加税收制度是拜占廷税收的基本内容,最初采取“责任制”,后来采取“连保制”,但此时永远消失了。[19]农民不再有能力缴纳这种赋税,[20]而“权贵者”则不愿意完成这种赋税。皇帝罗曼努斯三世本人就是大贵族成员,更不打算引起富有的土地贵族的反对。前代皇帝禁止权贵者获得小农和农兵小地产的法令虽然没有正式被宣布作废,尽管当时那些忠于职守的法官还认为这些法律具有法律效力。[21]但是,随着瓦西里二世的去世,一系列保护小农的法令就突然终止了,这对局势的发展产生了足够的影响力。即便10世纪期间,极为严厉的政府法规都不能完全阻止大贵族获得小农和军役地产,那么,此时国家政策的消极态度则意味着富有的大地主有可能肆意兼并土地了。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问题上,“权贵者”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自罗曼努斯一世到瓦西里二世的中央政府一直设法建立阻止大贵族鲸吞小农土地的壁垒,这一努力此时完全付之东流。自由小农土地因无保护而迅速消失,富有的大地主兼并农民和农兵的土地,使以前的小土地持有者成为依附农,从而使拜占廷帝国自7世纪复兴以来得以立足的这一基础荡然无存。结果,武装力量的实力和国家税收基础迅速衰败,最终是资源枯竭并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