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康拉德三世平息了沃尔夫公爵后,开始准备其意大利战争,但是,就在拜占廷-德意志反诺曼战争即将爆发的关键时刻,他于1152年去世。曼努埃尔虽然一再努力,但是最终未能与康拉德三世的继承人弗雷德里克一世(红胡子,Frederick I Barbarossa)订立任何令人满意的同盟协议。如同曼努埃尔的信念一样,弗雷德里克一世也把帝国权威的观念当作其政治抱负的基石。这个时期,关于查士丁尼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知识在西方不断增长,它加强了帝国权威保留着天下一统传统的思想。弗雷德里克反对拜占廷帝国在意大利的主权要求,对曼努埃尔的统一帝国主张表示质疑,因为在他看来,曼努埃尔只不过是个希腊国王。因此,在德意志帝国和拜占廷帝国联盟的地方,现在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帝国,它们都宣称自己拥有惟一的帝国主权,并且是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它们千方百计要将对方赶出意大利,而不是联合反对诺曼人。

  曼努埃尔恢复了巴尔干半岛的局势,停止了对匈牙利的敌对政策,拜占廷人支持的君主候选人朱里杰·多尔格鲁基奇也被安插在基辅大公的位置上。另外,拜占廷帝国的敌人罗吉尔二世也于1154年去世。在意大利重新展开攻势的时机已经到来,此时无论有没有德国皇帝都不要紧,或者,如果必要的话,连他一起收拾。1155年,曼努埃尔派遣舰队前往安条克,由此开始了一次大规模进军。拜占廷帝国的特使在诺曼人变节者的帮助下,在很短的时间里以一支小部队就得以征服了阿普利亚地区最重要的几个城市,这样,从安科纳到塔兰托的整个地区都承认了帝国的宗主权。[92]

  这一胜利超出了最乐观的期望,也使曼努埃尔的政策转向新的方向。光复罗马帝国这个拜占廷政策最终和最高目标的实现似乎指日可待。1141年,约翰二世曾致信教皇称,世上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把剑,他本人挥舞的是物质的世俗之剑,而精神之剑就留给教皇,他们应该恢复基督教教会的统一,建立独一罗马帝国的世界霸权,[93]这就是此时将要实现的计划。其目标就是建立万世永存的拜占廷帝国,并在教皇的协助下以各个教会的统一为基础,重新建立查士丁尼和君士坦丁时代的帝国。[94]

  但是,如果说查士丁尼复兴帝国的成就未能持久的话,那么曼努埃尔的努力的最初步骤尚未开始就遭到破坏。此时,皇帝的目标与其实现目标的计划之间的巨大差距远比6世纪时要大得多,当时周围世界的反对敌视也更为强烈。在已经发展起来的复杂的欧洲国家体系中没有世界帝国的地盘。在意大利拥有利益的所有势力都反对曼努埃尔。弗雷德里克一世并非惟一转而成为帝国公开敌人的君主,他进攻安科纳,成功地击溃了拜占廷军队的进犯。拜占廷帝国反对诺曼人和匈牙利人斗争中的老盟友威尼斯也感到自己受到拜占廷人在意大利行动的威胁,因而与皇帝的关系严重恶化。诺曼国王威廉一世(Willian I)迅速准备好了反击行动。1156年,他在布林底西沉重打击了拜占廷人,被征服的整个地区不久都落入其手。这证明了拜占廷帝国在意大利的地位相当虚弱,它不是建立在军事实力,而是建立在金钱和外交基础上的。1158年,在教皇的斡旋调解下,曼努埃尔与威廉一世签署和约,毕竟他认识到其帝国计划的真正敌人不是这个诺曼人,而是弗雷德里克一世(红胡子)。世界霸权的理念仍然主宰着他,使他不能自拔,并继续决定着其政策走向,他与威廉一世签署的和约以及拜占廷军队被逐出意大利,事实上标志着其梦想的破灭。

  另一方面,鉴于东方那些拉丁人国家十分虚弱,曼努埃尔继续沿袭其父的政策,并成功地实现了这些政策目标。1158年,已经在西里西亚立足并与安条克的伦纳尔德(Renauld of Antioch)结盟的亚美尼亚君主托罗斯(Thoros)被皇帝推翻,皇帝将他列在“罗马人的附庸之列”。[95]同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伦纳尔德。安条克被迫承认拜占廷帝国的世俗和宗教宗主权,它被迫向帝国提供军事援助,接受拜占廷帝国任命其大主教的权力。作为臣服的象征,伦纳尔德光头赤脚,手挽甲胄,脖颈拴着绳,左手持着剑,到拜占廷大营里拜见皇帝。[96]耶路撒冷的鲍尔温三世(Baldwin III)也同样拜倒在皇帝面前,将自己置于皇帝的保护下。用一个当时的拜占廷人的话说:“他慑于皇帝的威名和神勇,从耶路撒冷匆匆赶来我们这里,承认皇帝的权威”。[97]拜占廷帝国在东方拉丁人中的至高地位充分反映在1159年曼努埃尔在安条克举行的盛大入城仪式上。皇帝骑在饰满皇帝标志的高大坐骑上,耶路撒冷国王远远地跟在马321后,没有佩带任何标志,而安条克公爵则在皇帝鞍前马后“忙着扶鞍牵缰”。[98]真是一个权力等级秩序绝佳生动的演示![99]曼努埃尔统治末期,将在突厥人那里遭遇的巨大灾难不应该掩盖其拉丁东方政策取得的辉煌伟业。十字军各国的建立曾给拜占廷帝国造成极大的麻烦,阿莱克修斯一世和约翰二世被这个麻烦缠身多年,此时,这个难题由于拜占廷帝国霸权的确立而得到解决。拜占廷皇帝控制了整个东方基督教世界和拉丁人国家,这些饱受突厥人折磨的国家把他视为保护者。

  在匈牙利,1161年盖撒二世(Geisa II)的去世为拜占廷帝国发动新的攻势提供了机会。曼努埃尔如同约翰二世一样,把对匈牙利的战争视为其外交政策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这里,他沿袭其父亲约翰的路线,并采用与约翰同样的方法,干涉匈牙利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但是,其政治活动的范围非常大,他内心既定的最终目标是彻底征服这个国家,并将它纳入拜占廷帝国。[100]他支持盖撒二世的弟弟斯蒂芬四世(Stephen IV)和拉迪斯劳斯(Ladislaus),为他们提供金钱和武器,以反对盖撒二世之子和继承人斯蒂芬三世(Stephen III),这导致了长期斗争。曼努埃尔成功地取得了匈牙利的强有力支持,特别是教会的支持,转而反对德国皇帝,并争取到波希米亚王弗拉迪斯拉夫(Vladislav)的支持。同时,当他在第二次十字军战争期间与康拉德三世并肩作战时,波希米亚王还被当作拜占廷皇帝的附庸。[101]他被说服采取了一些敌对行动,甚至一度充当拜占廷皇帝和斯蒂芬三世哥哥之间的调停人。1164年,拜占廷皇帝与匈牙利人订立了一个协议,做出了许多有利于拜占廷皇帝的允诺。斯蒂芬三世的弟弟贝拉(Bela)被承认为匈牙利王位的继承人,把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地区封授给他,而后被送往君士坦丁堡。[102]但是,事情发展的并不顺利,这个协议的种种好处只有通过新的冲突才能够得到实现。积极的军队备战和频繁的外交活动预示着战争的最终爆发。拜占廷帝国向俄罗斯派出特使,以确保基辅和加里西亚王公对帝国的支持。所有这些努力很快就导致了最后的胜利: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塞尔米乌姆地区于1167年归属拜占廷皇帝控制。[103]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