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莱克修斯三世希望通过缔结和约,避免与保加利亚发生冲突,但是,保加利亚提出的要求太过分,导致谈判破裂。战争再度爆发,结果对拜占廷帝国极为不利。塞里斯地区于1195年和1196年两度遭到洗劫,拜占廷军队遭到重创,其司令官“大贵族元老”依沙克·科穆宁被俘。[168]拜占廷帝国在谈判中由于太傲慢而无法达成和约,其实力太衰弱而无法作战。还有第三种方式可以利用,那就是支持敌国的反对派。1196年,亚森成为其大贵族发动宫廷政变的牺牲品。杀害他的凶手大贵族伊凡科(Ivanko)也未能在首都特尔诺沃长期坚持,因为拜占廷帝国允诺提供的援助始终没有到来,原因还是帝国军队发生了兵变。他被迫将王位留给了彼得,自己逃往君士坦丁堡。彼得继承亚森的王位,但是,1197年被暗杀。

  伊凡科在君士坦丁堡受到礼遇,被任命为腓力普堡的总督。而后,他又被委任为派去打击保加利亚的拜占廷军队司令,但是阿莱克修斯三世信任地把帝国反对保加利亚战争命运交付给他是个错误,这个狡诈的保加利亚大贵族很快就大肆破坏帝国,在罗德配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公国。在马其顿地区则出现了另外一个更为强大的公国,彼得和亚森原来的同伙、“大都督”多布罗米尔·赫里苏斯(thevoivode Dobromir Chrysus)先在斯特鲁马地区自立为王,后来又大肆扩展其势力,进入难以达到的瓦尔达河流域的普罗塞克。他得到拜占廷政府的承认,并与皇帝的一个亲戚结婚。但是,拜占廷帝国很快就不得不对他动武,因为他在保加利亚的支持下大举进攻帝国,其军队穿越马其顿地区,甚至深入到希腊中部地区。拜占廷帝国千方百计通过智谋抓捕到其以前的同盟者伊凡科,后者先前占领的土地重新由帝国控制。另一方面,与多布罗米尔·赫里苏斯的斗争时有起伏,最终其公国被沙皇卡罗赞搞垮,他本人则被拜占廷军队将领曼努埃尔·卡米基斯(Manuel Camitzes)收编,其领土被罗德配地区的新总督合并,但是马其顿相当大的地区为保加利亚吞并。

  沙皇卡罗赞(Kalojan,1197~1207年在位)是彼得和亚森两兄弟的小弟弟,曾一度被送往君士坦丁堡充当人质,此时则成为拜占廷帝国危险的对手。在其强有力的领导下,新保加利亚帝国经历了其第一次强劲迅速的崛起,成为巴尔干半岛最重要的强国,进而成为决定东南欧地区命运的重要力量。其帝国在反拜占廷帝国的斗争中崛起,卡罗赞还设法争取罗马对其合法地位的认可。亚森是由其自己任命的特尔诺沃大主教加冕为国王的,这似乎还不足以确保新王国的合法性。加冕权只属于基督教世界的两大中心,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从这两个中心中的任何一个获得的王冠才是合法的。因此,卡罗赞转向罗马,而不转向其敌人,当时正在急剧衰落的拜占廷帝国对此毫不奇怪。这样,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前夕,罗马已经控制了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并将其势力范围扩大到巴尔干半岛绝大部分地区。经过长期谈判,卡罗赞正式承认了罗马宗主权。最终的行动发生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1204年11月7日,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III)派遣枢机主教作为特使前往特尔诺沃,首先加冕保加利亚大主教为保加利亚教会首脑,次日将王冠戴在了卡罗赞头上。

  拜占廷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外交政策越来越显得可怜无用,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以帝国受到西方极为严重的威胁为背景的。多年来,它的最大难题是与德国皇帝亨利六世(Henry VI)的关系问题。亨利因为与诺曼王国女继承人君士坦斯(Constance)结婚,故在巴巴罗萨去世后不仅继承了其父亲的遗产,而且继承了威廉二世(William II,1189年去世)的遗产。西西里的反对派聚集在威廉二世的侄子坦克雷德周围,他们得到当地库里亚公民大会和拜占廷帝国的支持,但是由于坦克雷德的去世,反对派做鸟兽散。1194年圣诞节,亨利二世在巴勒莫加冕为西西里王国的国王。德国和西西里王国两大势力的合并,对拜占廷帝国构成了致命威胁。西西里合并到日耳曼帝国内,为亨利实现其世界帝国计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要实现这一计划的首要和最关键的步骤是征服拜占廷帝国。[169]作为威廉二世的继承人,亨利首先提出收复从第拉修姆到塞萨洛尼基之间地区。1185年诺曼人曾征服过此地,但后来又丧失了,同时要求拜占廷人支付年贡,参与十字军战争,提供拟议中的十字军渡海用的舰队。1195年,拜占廷帝国发生的政权更迭,使帝国的境况进一步恶化。亨利对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宝座垂涎三尺,因为其兄弟腓力普与依沙克二世的女儿伊琳尼(Irene)结婚,所以他作为依沙克的复仇者和被废黜皇帝家族和被瞽目皇帝的保护人,以此为借口征服篡位皇帝阿莱克修斯的计划具有合法性。阿莱克修斯三世政府在巨大压力下,尽一切可能满足德国皇帝的要求,被迫缴纳高达16英担黄金的高额年贡。[170]为此,政府向所有地方政府征收“德国”特殊税(),但是,这个被沉重负担压垮,并耗尽实力的国家以前的税收已经达到了极限,它再也没有可能完成征收如此庞大数额的捐税了。拜占廷帝国败落得如此低下,以至于圣使徒教堂皇帝墓地也被挖开,以搜刮其中值钱的装饰物,用来积攒这笔贡金,贿买换取帝国危险敌人的条件。[171]亨利一直屈尊与拜占廷帝国谈判,并曾一度满足于榨干其对手的油水,羞辱其对手。这还是教皇干预的结果,教皇坚持德国皇帝不得进攻君士坦丁堡,作为十字军,他只能以耶路撒冷为其进军目标。教皇充分认识到德国皇帝建立世界帝国的野心,不仅已经威胁到拜占廷帝国的生存,而且注定将极大削弱教廷的影响,因此,他开始采取步骤保护君士坦丁堡这个异端帝国。这并不意味着征服君士坦丁堡计划被放弃了,而只是推迟了一些时日。拜占廷帝国已经被一劈两半:塞浦路斯的阿马尔里克(Amalric)国王和小亚美尼亚的利奥都承认了德国皇帝的宗主权。但是,在对拜占廷帝国毙命的一击落下之前,亨利六世于图50特拉比仲德防御工事全景,该王朝于1204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于十字军之手前脱离拜占廷帝国1197年9月去世,其威胁也随之消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