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揭幕战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太祖大感满意,也对随后的统一战争有了更大的信心。他翻开新近绘制的已经增加了荆湖两地的宋朝地图,看到如今北宋的势力已经伸入长江以南,东南西三面直接与南唐、南汉、后蜀接壤,手中的笔停在空中,心想,下一个造好的房子,又该轮到谁来住呢?

  第十六章 宋太祖的名单

  从建宋前就开始为赵匡胤鞍前马后出谋划策,接下来在平定二李叛乱、精兵繁政、攻打荆湖众多事件中都有出色表现的赵普,在赵匡胤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了。虽然建宋之初为了安抚后周重臣,赵匡胤不得不起用范质、王溥、魏仁浦为宰相,可三年下来,几位宰相并没有过人的谋略,倒是在众多战略规划上,赵普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今对荆南武平初战告捷,政治稳定,赵匡胤开始考虑把当初这些旧臣换掉了。

  建隆三年(962)十月,赵匡胤赶走了从后周留用的枢密使吴廷祚,擢升原任枢密副使赵普为枢密使。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质等人是何等的俊杰之士,刚刚上任就向赵匡胤提出撤掉自己的椅子,现在还能看不出赵匡胤的心思?想到两年前赵匡胤一曲《秋天里》,让石守信等人回去生病养老;再耗一阵,说不定赵匡胤过年时候就要请咱们仨喝茶,配上一曲《冬天里》,咱们也该回家被生病了。

  横竖都是下岗,何不主动辞职。

  于是在改元之后的乾德二年(964)正月,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同时向赵匡胤提交辞呈。

  赵匡胤正想把他们换掉,却苦于没有罢相理由,见到三人的辞职报告,心下激动,立刻签字。

  但他疏忽了一件大事,于是闹了一个几百年都没有皇帝闹过的笑话。

  因为他忘了任命新宰相的敕书上是要有现任宰相签字的。

  从秦始皇正式设立宰相一职以来,1000多年来一直遵循严格的新宰相任命制度,而赵匡胤练武出身,小时候辛文悦老师传授知识有限,连“相等周长的几何图形中圆面积最大”都没教会他,自然也不会教他这么一个细节,加上当初急于签字,更是考虑不周;赵普学识不多,几个成语都认不全,更是全然不懂其中礼数。于是在新宰相的任命典礼上,赵匡胤、赵普发现这个问题之后都是暗暗着急,场面十分尴尬。

  着急的赵匡胤问赵普:“要么我自己给你签个字算了?”

  赵普无奈:“万万不行,这是下属干的事,你不能以帝王的身份干。”

  赵匡胤只好求助陶谷,这个画了多年葫芦的翰林学士终于没有让他失望,说:“昔日甘露之变后大唐也是数日无宰相,所有文书交由左仆射(约相当于副尚书)令狐楚签署,咱们现在也可以让尚书令签字。”

  陶谷所称的“甘露之变”,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其时宦官专权,文宗为了夺回权力,与宰相李训等密谋诛杀宦官,不料事败,李训出逃,宰相舒元舆等被捕下狱,其他朝廷重要官员也被宦官杀死无数,所以随后朝廷出现数日无宰相的奇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