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这有什么问题呢,所谓“食色‘性也’”,人类对性爱这项事业的追求亘古不变,就算两人不曾谈及兰陵笑笑生亲撰的《金瓶梅》,我们又怎知他们没机会读到五代版的《肉蒲团》呢。

  俗话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以此类推,而每个失败男人背后都有一个更失败的男人。

  孟昶背后的这个男人,叫做王昭远。

  在所有的历史材料里,王昭远都被描写成一个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人,靠着哄孟昶开心而当上后蜀枢密副使。事实上,王昭远不但主修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术,而且在吹牛领域也是一代宗师,每每自诩诸葛亮,文韬武略,有通天彻地之能。

  吹牛是个技术活。

  吹得好了就成了东方不败,“日月神教一统江湖”,不但有人喊,而且有人信;而吹得不好了会变成啥样呢,看看王昭远就知道了。

  这个当年成都寺庙里的小和尚,13岁的时候就因为为人机灵而被孟知祥看中,安排给孟昶当小书童,从此形影不离。等到孟昶即位,原枢密使王处回退休,他就安排这个一起长大、熟读兵书的伙伴担任枢密使,掌管蜀国兵权。日后宋军打过来的时候,孟昶命他领兵抗敌,与宰相李昊一起在城外为之设宴饯行,酒席上王昭远手执铁如意,三碗酒下肚,捋起衣服,抱着李昊的胳膊说:兄弟我这次出兵,可不止把宋军赶回去这么简单,我要领着手下这三万健儿,杀入开封,恢复中原,干一票大的,以后你做你的宰相,我做我的枢密使,东边管到太平洋,西边管到地中海!

  李昊听完,吓得一个哆嗦。

  每读至此,我都会想到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位手拿戒尺的私塾先生,鲁迅说他读书到兴起的时候就会“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然后念:“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那神态,像极了三杯就醉的枢密使王昭远,挥舞着铁如意,气吞河山。

  有了美人相伴,再加上身边这么一个吹牛拍马的枢密使,孟昶的生命开始一天天腐化下去,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包二奶的贪官在狱中写下来的工作总结一样,他终于没能抵抗美色和物欲的诱惑,堕落了。

  于是后蜀宫中出现了被孟昶称为“七宝溺器”的日用品,是用精美的珍宝做成的夜壶。可以想象,夜壶用珍宝做成,那么总得有与之相配的马桶;有了黄金做好的马桶,你的卫生间又不能太寒碜;一个金碧辉煌的卫生间,总不能被藏在一个像徒步现在的蜗居那样的破房子里吧。

  孟昶的生活,是超乎你想象极致的豪华奢侈。

  这个曾经很有追求的大蜀皇帝,开始变得像个昏君一样醉生梦死。——当然你可以说,他就是一个昏君。

  孟昶的转变总让我想起一个大学女同学的故事,毕业之初她曾经怀着和当初徒步一样远大的理想,决心让她的存在而拉动上海GDP每年增速的一个百分点。最近跟她通过一次电话,得知此人已经嫁了一个有钱老公,日子过得轻松惬意,她深有感触地说:“原先,我特想把人生过得跌宕起伏,可如今最美好的事情就是散养在家,上午抱抱儿子喂喂奶,下午做做按摩敷面膜,晚上学学烹饪烧烧菜。最后夜深人静的时候,裹着毯子,对着昏黄的月亮发发呆……我愿,成为一个废人,面朝大海,吃嘛嘛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